布旅全家却被苏省示委发加价江消保游消出游费提临时
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(记者薛庆元)2020年中秋、全家却被国庆双节假期即将来临,出游今年的临时旅游假期与往年相比有着不同的意义:疫情后的中秋团圆让人倍感珍惜,旅游放开的加价江苏超长假期也分外难得。但是省消疫情瞬息万变,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,保委江苏省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,发布在欢度佳节的消费同时也要注意出行早规划,防控不松懈,提示景区先预约,全家却被餐饮不浪费,出游购物要理性。临时旅游
日前,加价江苏常州溧阳市消费者协会接到一起投诉,省消消费者钱先生和家人利用假期规划前往常州溧阳旅游,保委出行前在网上选中了一套标价近3000元/晚别墅式民宿,经协商,商家同意优惠后2400元/晚,消费者成功预定并缴纳800元定金。入住前一天,消费者提前与民宿房东及商家取得联系,房东表示房子无任何问题,但商家表示要在原先约定的价格上再加1000元才能入住。协商无果后,钱先生投诉至溧阳市消协。
消协工作人员接诉后组织调解,消费者表示商家加价行为属于违约,如无法提供房源,则应按照相关法律双倍返还定金。商家辩称消费者入住日为周末,按与房东周末上调价格的约定涨价合情合理。消协工作人员认为,商家与消费者已就2400元/晚价格达成合意,且消费者支付了定金,商家却擅自要求加价,违背了合同的契约精神。此外,交费时商家并未将周末价格上调情况告知,临时涨价行为是将自己疏忽造成的损失转嫁给消费者,其要求无法得到认可。最终经协调,商家同意承担差价损失,安排消费者以原价入住。
针对即将来临的“双节”,江苏省消保委发出五点消费提示。
出行早规划,重要信息及时确认。不管是回乡还是出游,出行前要提前规划路线,备足口罩、消毒剂等防护用品,密切关注目的地及沿途的疫情动态;跟团游谨慎选择“低价团”,询问清楚行程包含的景点和自费项目;自驾出行要提前做足安全准备,选择租车,一定要看清经营者的相关资质等,所租的车辆一定要手续齐全,保险到位。线上预订房间、餐饮要仔细确认使用规则、注意事项等,预订成功也应和经营者电话确认入住或就餐时间、价格等信息,以防有误。
防控不松懈,疫情管理应配合。出行过程中要勤洗手、戴口罩,积极配合公共场所出示健康码、间隔排队、信息登记、测量体温等疫情防控工作;在餐饮、购物场所不扎推、不聚集,及时消毒,住宿时勤开窗勤通风。若途中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等症状,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。
景区免门票,提前预约保证出行。目前全国超500家景区实行不同的门票免费、折扣政策,如西安50多家A级景区免门票,山西省126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将向全国游客免首道门票,江苏苏州推出“1元游园林”活动,山东青岛2家A级景区免门票,新疆阿勒泰32家A级景区门票全免等。但是,要提醒消费者一是部分景点只接受在线预订或者预约的,尽量提前预订并及时确认;二是有些景区只免首道门票,景区内游览项目与服务设施仍需收费。消费者可以提前查询当地旅游部门官方网站或者景区的官方网站,确认具体的免费政策和预约方式。
餐饮不浪费,月饼包装重环保。节日期间很多消费者选择聚餐方式欢庆节日与团聚,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注意饮食安全与卫生,拒绝舌尖上的浪费。外出就餐时应选择食品卫生安全等级评定高的商家,尽量选择热加工的菜品,按需点餐,主动打包;婚嫁宴请拒绝铺张攀比,主动践行绿色消费、光盘行动,饮食清淡,合理膳食。建议餐饮经营者推出小份菜、半份菜服务,提倡分餐制,提供公勺、公筷。此外,消费者在选购月饼时应更加注重商品品质,自觉抵制过度包装,购买月饼尽量选择商超、市场或正规网站,如在朋友圈购买私房月饼,要确认销售者是否具有食品销售资质,切勿盲目追捧。
购物要理性,保留凭证好求偿。国庆假期正值商家销售旺季,线上线下各类商品的促销方式五花八门,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,货比三家,明辨商家打折行为,理性对待优惠促销,按需选择。预付式消费处于投诉多发领域,消费者应理性选择办卡或预付式消费方式,根据实际需要办理,并书面约定适用范围、期限、功能、退卡条件,并及时索要票据,妥善保存。同时,要及时向商家索取并妥善保管购物发票、小票、电子交易等有效凭证,扫码付款保留好截图内容。一旦发生消费纠纷,积极与商家协商,协商不成通过向当地行政部门,或就近向消协组织投诉,依法维护自身权益。
责任编辑:24
(责任编辑:时尚)
-
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消息2025年3月全国英语等级考试2025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浙江省2025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浙江省2025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成绩已经公布查询方式↓2025年3月全国英 ...[详细]
-
国家税务总局:严打骗取出口退税行为 3年多来挽回损失346亿元
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。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司长谢文在会上表示,自2018年8月开展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以来,截至2022年3月底,税务部门已 ...[详细]
-
2021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11493.6亿元 同比增长14.9%
人民网北京1月13日电在1月13日商务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,新闻发言人束珏婷介绍,2021年,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493.6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14.9%折合1734.8亿美元,同比增长20. ...[详细]
-
今年实施的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,是党中央因时应势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作出的重大决策。10日,在国家税务总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荣海楼介绍,截至6月9日, ...[详细]
-
行情火爆中,不少券商App出现宕机。10月8日,国庆长假后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开盘集体暴涨。其中,沪指涨10.13%报3674.4点,深成指涨12.67%报11864.11点,创指涨18.44%报2 ...[详细]
-
1月30日,兔年迎来首个交易日,A股市场收获“开门红”,三大指数全线飘红。截至收盘,上证指数涨0.14%,盘中最高达到3310.49点,深证成指涨0.98%,创业板指涨1.08 ...[详细]
-
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2021年全年,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9.95万亿元,同比多增3150亿元。截至2021年12月末,我国本外币贷款余额198.51万亿元,同比增长11.3%,人民币贷款余 ...[详细]
-
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,近日,农业农村部印发《“十四五”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》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明确到2025年,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.5亿亩以上,其中谷物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 ...[详细]
-
摘要:随着A股42家上市银行2024年年报披露收官,《华夏时报》记者梳理发现,2024年上市银行人力成本支出显著增加,42家银行职工薪酬总额同比增幅超3%,其中农业银行以22.25%的薪酬涨幅领跑。 ...[详细]
-
2022年度个税汇算即将开始。3月1日起,符合退税条件的人,国家可以退你一笔钱。2022年度汇算办理时间为2023年3月1日至6月30日。先来看看2022年度个税汇算有哪些变化。生活负担较重的纳税人优 ...[详细]